在我最近的直播「如何提昇你的硬價值」,我聊了有關六個硬價值的屬性,各自的優缺點,以及你該怎麼去規劃你的整體提昇的旅程。
然而說到底,提昇與學習就是那個樣,雖然有各式各樣的方法論可以幫助大家提昇效率,但無論如何都無法解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- 「你是處於什麼樣的生活型態與情境來進行硬價值提昇。」
如果你一周只有周末是你硬價值提昇的時間,平日最多也只能抓出半個小時的時間與精力,那麼在物理時間的限制下,你的各種學習方法論仍然受到限制。所以如果你要更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的話,就得從生活型態面來下手,而一般人一天花最多時間的活動是什麼?沒錯,就是你的全職工作。
工作不只是你的工作,工作是你的生活
有個穩定的工作好處多多,我想這不用我在這多提,很多人早已被說服要去找個穩定的工作,然而我必須要強調一下工作其中一個最大的好處,除了有穩定的薪水,在工作可以得到成就感等等以外,穩定的工作有個許多人沒意識到的最大的好處:讓你的生活規律,穩定你的情緒系統。
「啥?AB你在瞎扯啥?我加班他媽的壓力超大,哪來穩定我的情緒系統?」
在我剛開始全職打造自己的事業的過程中,我發現一件事情,一個習慣正職工作的生活型態,已經被人管習慣的職場生涯,當你開始擁有絕對的自由時,迎面而來的不是解脫愉悅(也許一開始是),其實是無止盡的混亂與焦慮,尤其你過去沒有提昇紀律的習慣時,這個焦慮感會更加嚴重。
這份情緒上的混亂與焦慮影響層面不只是經濟上而已,而是整個生活作息上都會有很大的影響,儘管物質上知道會餓不死,但是心理上會真的以為自己即將無法生存下去。
一份穩定的工作,雖然糟糕的情形會讓你陷入牢籠,但是這份工作帶給你的生活規律,可以讓你持續每天正常的行為下去,你會固定在同一個時間起床,你會固定有一定的社交機會,無論是對長官,同事,或是部屬,你會持續收到工作的信件,你會持續收到天上掉下來的任務要去完成,這讓你的情緒系統得到一份穩定。
於是你把工作從生活給切開了,這段時間就是要工作,工作結束之後才是我自己的時間,也許是我的休閒時間,也許是我的學習時間,也許是我的約會時間...等等。
所以你真正的生活其實是每天扣除了工作的時間,以及工作之後要補償工作勞心勞力的時間過後,才是你真正想要提昇自己的時間。
然而,有沒有可能把這樣的疆界給打破呢?有沒有辦法讓工作完全內化在生活裡面呢?而這件事情的答案,就是發展一個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業,代表你最終要離開一份你痛恨的工作。
無法離開現有工作的原因
然而這說得容易,實際哪有這麼簡單,這個社會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公司工作領薪水,這個系統可以運作得這麼好是有其道理的,若是要離開這樣的系統實在有很多顧慮與風險。
首當其衝的就是所謂的「經濟風險」,這應該是最常見的原因,如果你有帳單要付,房租要繳,貸款背全身,或是有家庭需要撫養,那麼光是這個原因就可以嚇到你不敢亂來了。
然而,有些人的經濟風險並不是這麼地生存危及,這樣的經濟風險來自於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,因為已經習慣於進這種高規格的餐廳,和朋友社交時就會需要這樣的消費標準,以及平時花在自己身上的消費金額就是這麼高。而由於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生活品質的情形下,那麼不願意離開現有工作自然是在正常不過的選項了。
第二個是所謂的「價值風險」,所謂的價值因素跟經濟風險有些類似,但是價值風險本身沒有那麼和金錢直接相關,只有間接相關。比如說你才剛到公司沒多久,如果沒待滿三年就離職,會擔心自己的履歷不好看,讓你找下一份好工作會比較不容易。
或者你發現你現在待得是一個爽缺,運氣好被你賽到現在卡死這個位置,如果現在離職的話這個爽缺就沒了,而且也很難在其他公司找到這樣的職位與工作內容,所以自然沒有意願離開。
第三個是所謂的「舒適圈風險」,還記得文章開頭我提到穩定工作的優點嗎?穩定的工作會讓你更容易進入規律的生活,而規律生活的好處就是會穩定你的情緒,讓你的情緒不會陷入混亂與焦慮,這就是所謂的「秩序」。然而過多的秩序也會造成問題,因為這個世界是變動的,你不可能永遠不變,你不可能期待這個世界要跟著你的「秩序」,最終混亂還是會來敲門。
一般人都是等到混亂來造訪的時候才逼著自己得改變,鮮少有人會無時無刻挑戰自己的「秩序」,因為這代表著要突破舒適圈,這代表要開始「不做自己」,要開始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,要主動面對未知的混亂。
而離開自己痛恨的工作,雖然這是份討厭的工作,但是這份討厭的工作沒有比未知的混亂還要可怕,於是在兩股勢力對衝之下,最終未知的混亂贏了,於是許多人繼續待在舒適圈裡面,守住著原本的秩序,繼續忍耐著這份工作的煎熬。
最後一個是所謂的「社交風險」,有些人不離職的原因不在於經濟風險,他知道他可以找到相同薪水的工作,也不是因為價值因素,也並沒有那麼害怕離職面對的未知,他們不離職是因為不想給同事添麻煩,知道自己一走同事就會加班加到死,自己身上一堆狗屎任務會是由別人來扛,或是想到以前長官對自己的提拔,如果現在離職實在很對不起他。這些人情壓力,也會讓卻步繼續待在原來的崗位。
公司的本質
然而在聊你該不該離職以前,你應該先了解一下公司的本質,你才能夠加了解你現在到底在什麼境地,以及你到底在做什麼。
公司的本質是什麼?一般人可能不會去想這麼多,因為公司對一般人來說就是一台會發薪水的機器,因為我要維生,我要過好生活,我需要金錢,所以我只要面試成功,進入公司工作,那麼公司這台會發薪水的機器每個月都會固定噴錢給我,那麼這樣的模式會讓我的生活覺得很安定。
有人說公司的本質就是營利,開公司就是要賺錢。沒錯,我認為這個答案蠻精準的,但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,我認為公司的本質就是他有一個任務使命要去完成,無論這個使命是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,或是想要賺大錢發大財進入富比士首富,或是想要逃稅幹些其他骯髒事情等等,公司的本質就是他有個任務使命要去完成與發展。
也就是說,公司有他自己的夢想,而你,也有自己的夢想,對吧?
無論你覺得你拿了公司多少的薪水,無論公司的政策福利多麼開放,無論你的長官提拔了你到什麼程度,無論這個公司的環境有多麼地照顧員工,我並沒有說這些東西不重要或說你不應該感恩,然而你不能不問自己一個最核心的問題。
當公司的夢想與你的夢想遇到衝突時,你覺得公司會優先保誰的夢想呢?
公司可以很器重你,公司可以栽培你,公司可以重視你,然而你也必須知道,除非你是持有大量股份或是創辦人夥伴關係,你仍然是在公司的「人事預算」框架下,對公司來說,他要考慮的是為了公司的夢想,到底應該要投入多少「人事預算」,而當公司決定了多少了「人事預算」,才能決定你到底在公司是個什麼樣的角色,或者說你是否能待在這家公司。
所以如果你只把公司當成一台發薪水的機器,把公司當做是個有責任完成你夢想的存在,那麼在這樣的認知下,你有很大的機會會錯估自己的職涯風險。
許多人說你進一家公司不應該只在乎你的薪水,這件事情我是認同的,但是認同的原因並不是在那唱高調說錢不重要,或者是要與公司共體時艱這種鬼話,而是如果你進一家公司只是為了薪水的話,那麼其實遠遠不夠,你應該是要可以利用你進了這家公司的優勢,來幫助你完成你想要的夢想,薪水只是其中一個項目而已。
記得,無論你覺得你多熱愛你的同事與長官,或是你多熱愛你的工作,多熱愛你的工作環境,你仍然在一個框架下面,就是在「公司有自己想要完成的夢想」的框架下面。
你的離職計畫 (有策略地)
離職看似是一個衝動浪漫地舉動,似乎辭呈丟出去就可以瀟灑的離開,然而這種莽撞的舉動只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,一個真正的離職計畫其實是很有策略性地,甚至我可以說打從你進入一家公司開始就已經開始策劃了...
哈囉,不好意思打斷你一下...
我知道你正讀到一半,但目前你閱讀的內容是會員訂閱才有的內容,你知道我雖然提供許多免費的內容,但為了能讓我繼續提供更加價值,我得先餵飽我的肚子才行。
(已經是會員了嗎?)請點此登入
是的,寫免費的部落格和做音頻Podcast已經走了三年了,而你對這個訂閱的支持可以讓我走得更遠更優質,如果你曾經也想過:「嘿,AB寫得東西還真是受用,讓我請他喝杯咖啡吧,希望他能繼續寫下去」,那麼這就是這個訂閱想要的用意。
AB的異想世界黃金訂閱有什麼?
- - 這個網站所有不公開的部落格文章,這些內容包含了更深入地自我提昇,提昇社交能力,追求異性的內容。
- - 隨時讓你可以收聽的不公開的Podcast內容,我錄製的音頻會更加深入地把所有價值拆解開來給你消化,讓你在健身,開車,睡前,或是各種可以收聽的時間內話到你身體裡面去。
- - 提昇你的社交能力與自信的電子書「Game出你社交圈」下載。
- - 每個月會多公布1~2篇新的部落格文章以及1~2新的Podcast音頻內容,你要吸收的價值不會停止。
- - 親自回答你的問題。只要你是會員,若你有任何問題,可以寄信給我你的問題,每一段時間我會出影片回答會員們提出的問題。
擔心加入訂閱之後會後悔嗎?你的疑慮我幫你解決。
- - 你隨時能夠解除訂閱。只需要寄信給我,我馬上幫你處理,你還能保留你下載的內容,完全沒有問題。
- - 我提供三十天全額退款機制。如果你不滿意網站裡面的內容,只要寄信給我,我馬上退款給你,一句廢話都不會多說。
- - 貼心的客戶服務:只要寄信給我,甚至在社群媒體訊息我,我馬上就會回答並且解決你的問題。
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和Podcast的話,如果你曾經因為讀了我一篇文章而感受到「超級推!幫助了我好多」的話,如果你曾經雀躍著期待我產出更多好內容的話,那麼考慮用個不到一張電影票的費用,支持我的訂閱吧。
我想要創造出一個沒有任何隔閡,沒有多餘廣告,沒有討人厭忽然跳出來的視窗,就只單純是我創造價值,然後你閱讀之後,幫助你提昇你的生活。